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日历 老黄历
查看: 10|回复: 0

暖心!郑州暴雨一商场员工筑起人墙挡雨 “暴雨无情,但总有人为你逆流而上”!!

[复制链接]

30

主题

0

回帖

1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6
发表于 2025-8-9 13: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州暴雨一商场员工筑起人墙挡雨
  【郑州暴雨一商场员工筑起人墙挡雨】8月7日,河南郑州遭遇强降雨天气,全市立即采取停产、停业、停课、停运和暂停集体户外活动等强制管控措施。在市中心一广场,多名身工作人员在商场地下车库入口处排成人墙,用身体作为支撑,协力搬运和安放阻水挡板!这些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排成人墙,彼此之间紧紧相依,手臂挽着手臂,双脚稳稳地扎在地面上,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堡垒。狂风裹挟着暴雨,如无数根尖锐的针,狠狠地刺在他们的脸上、身上,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断流淌,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协作,阻水挡板终于被成功安放完毕,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此时,工作人员们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他们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再次检查每一处挡板的连接处,确保没有丝毫缝隙。狂风依旧呼啸,暴雨依旧倾盆,但他们就像守护城市的勇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商场地下车库里的车辆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暴雨中,郑州市交通系统遭遇全面冲击。截至14时,全市156条公交线路受影响,其中23条停运、77条绕行、56条区间运行。地铁4号线张家村站、7号线东赵站至白庙站区段暂停运营,7号线被迫调整为小交路运行。16处下穿立交断行,陇海立交、城东路立交等主干道积水深达1.2米,车辆抛锚、行人被困的场景频现。金水区农业路高架桥下,积水瞬间没膝,最深处达成年男性大腿根部,多辆公交车抛锚水中,形成“人造河流”。交通瘫痪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至经济领域。河医立交桥附近商户称,店铺被淹一半,外卖骑手因积水无法配送,导致门店损失惨重。郑州地铁集团虽启动应急预案,但乘客滞留、换乘困难等问题仍引发不满。更令人揪心的是,建设东路立交桥下一名男子险被湍流冲走,幸得快递员逆流救援,这一惊险画面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播放量超500万次,网友感叹:“暴雨无情,但总有人为你逆流而上。”
  暴雨中,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者、婴幼儿家庭等弱势群体面临更大风险。中原区棉纺路,一位孕妇因积水封路无法前往医院,社区工作人员冒雨用担架将其转移。金水区沙口路小学附近,外卖骑手电动车熄火,水位涨至腰间时被企业员工用沙袋和绳索救出。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幸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近,积水淹至行人小腿,小车不敢前行,市民称“下了三四个小时就积了这么多水”,暴露出医院周边排水系统的严重不足。心理健康的冲击同样不容忽视。被困隧道10分钟的恐惧、对亲历者而言是切实的“生死时速”,极易引发急性应激反应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即使未直接受灾,反复出现的城市内涝也会加剧市民对居住环境安全性的担忧,形成普遍的“城市焦虑”。社交媒体上,“郑州暴雨互助”文档2小时内汇聚2000余条求助信息,从失联人员定位到救援物资调配,折射出市民对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
  暴雨中,新能源汽车的涉水风险成为新的焦点。专家指出,当水深达轮胎一半高度【约30厘米】时,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可能短路导致熄火。若底盘完全没入水中【大于35厘米】,电池包透气阀可能进水,30分钟后密封失效,存在电池进水风险。更棘手的是,尽管涉水险已并入车损险,但“二次点火”“人为涉水”等免赔条款,以及电池包因老化进水被认定为“维护不当”而拒赔的情况,使新能源车主面临巨大理赔困境。商户的损失同样触目惊心。河医立交桥附近一家商户称,店铺被淹一半,货物损失严重。郑州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紧急闭园,已预约游客被迫调整行程。这些经济风险分担机制的不足,暴露出保险产品创新滞后于新型风险的现实矛盾。
  暴雨中,郑州城市治理的短板暴露无遗。气象数据显示,中原区庙李站12时至13时小时雨强达81.8毫米,远超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农业路嵩山路下桥口、西三环建设路立交桥等12处路段因排水不畅形成“人造河流”,印证了专家“郑州排水管网改造仍显力不从心”的判断。应急响应的时效性也引发争议——尽管气象台11时30分发布黄色预警、12时37分升级为橙色预警,但部分低洼路段未及时设置警示标志,13时金水路金桥宾馆隧道积水已达1.2米,仍有车辆冒险涉水导致熄火。对比德国“径流零增长”理念,郑州的差距尤为明显。德国通过立法征收高额雨水排放费,鼓励家庭和企业安装雨水回收设施,并对新建开发区强制要求采取雨水利用措施。汉诺威市利用人工湿地公园净化雨水,实现与景观的融合,同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而郑州的“海绵城市”建设仍停留在末端排水阶段,缺乏从源头控制、全流程管理的系统性规划。
  灾难面前,郑州市民展现出令人动容的互助精神。棉纺路积水路段,三四位市民自发清理排水口垃圾,用共享单车挡住缺口减缓水流。高新区枫杨街,便利店老板陈建国将冰柜搬到店外,为抢险人员免费提供矿泉水。郑州地铁工作人员在站口铺设防滑垫、发放雨衣。公交集团调派100辆应急接驳车免费转运市民。社交媒体上,“郑州暴雨互助”文档成为云端生命线,汇聚求助信息、协调救援资源,印证着“每个社会细胞都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堡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xuepai.net

GMT+8, 2025-8-19 10:51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