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日历 老黄历
查看: 10|回复: 0

民宿老板:今年暑期怎么能淡成这样 。有民宿老板称,今年民宿生意越来越难做

[复制链接]

30

主题

0

回帖

1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9
发表于 2025-8-10 20: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宿老板:今年暑期怎么能淡成这样
  【民宿老板:今年暑期怎么能淡成这样】“去年这时候,洱海边的民宿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订,现在客人临时来都能挑到海景房。”大理古城民宿主理人雷宝宝望着空荡荡的庭院,语气中透着无奈。2025年暑期过半,全国多地民宿行业却遭遇“寒流”——新疆禾木、河北阿那亚、云南大理等传统热门目的地民宿入住率大幅下滑,部分业主甚至面临“开一天亏一天”的困境。这场突如其来的行业寒冬,折射出旅游市场结构性变革的深层矛盾。在新疆禾木,原本应是人声鼎沸的避暑胜地,如今却冷清异常。一位从业十年的民宿老板透露:“往年七月中旬客房全满,今年直到7月底还有三成空房。”大理的雷宝宝更直观感受到市场寒意:去年“五一”假期单日营收轻松破万,今年五家民宿15个房间的旺季预期营收缩水至1.2万-1.3万元,实际直到7月下旬才勉强破万。阿那亚社区的遭遇更具代表性。这个曾因“网红打卡地”光环吸引无数游客的高端民宿集群,今年六月出租率同比腰斩,七月旺季竟出现“零订单”的极端案例。业主王女士无奈表示:“阿那亚民宿少则2000元/晚,多则四五千元,现在客人更倾向选择周边性价比更高的民宿。”行业寒意并非个例。据木鸟民宿《2025暑期民宿预订趋势报告》,尽管全国县域民宿订单同比增长76.5%,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周边民宿遭遇“量价齐跌”。摩根士丹利研报显示,全国酒店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暑期首周同比下滑8%,其中民宿占比超六成的中低端市场受冲击最为严重。“现在开民宿就像走钢丝。”雷宝宝的感慨道出行业共性难题。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民宿相关企业超35.6万家,其中六成成立于近三年。从2014年的3万家激增至2025年的超30万家,民宿行业在资本狂欢中埋下隐患:热门景区周边房租成本飙升至每年30万-50万元,10间房民宿前期投入普遍超百万,但平均经营成本却卡在170元/间夜的红线。
  “就算满房也亏本。”河北承德某民宿主算了一笔账:暑期房价与平日持平,但人工、水电等固定成本分毫未减,加上暴雨导致订单退订、设备维修等额外支出,单月损失超百万元。这种“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正在吞噬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
  供需错配加剧市场分化。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亲子游订单占比持续攀升,但多数民宿仍停留在“住宿+早餐”的基础模式。反观浙江“阿忠的家”、贵州榕宿客栈等创新者,通过非遗研学、自然教育等沉浸式体验,实现客单价翻倍增长。福建平潭民宿“焕新”补贴政策更揭示转型方向——政府对消防升级、公共空间拓展的民宿给予最高6万元补贴,推动行业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面对行业寒冬,部分民宿主开始探索突围路径。黑龙江北极村“栖林·拾叶知悠”民宿主理人邱小允推出“落日音乐会”“山洞探险”等独家体验,将夏季白昼延长的自然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北京“后院乡旅”通过升级水上项目、提供消暑特饮,把复购率提升至51%。浙江安吉“阿忠的家”则用“老爸形象代言+农耕体验”的亲情牌,让客人感受到“家”的温度。
  “民宿的本质是情感经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章艺指出,当标准化酒店满足基础需求时,民宿必须提供不可替代的情绪价值。榕宿客栈将布依族染织绣技艺转化为体验课程,8年深耕使复购率领先行业。苏州平江路某民宿与手作工坊、海鲜大排档联动,通过“住宿+体验”套餐实现二次消费增长30%。
  政策层面也在释放积极信号。云南大理出台民宿分级管理办法,对达到五星级标准的民宿给予税收减免。浙江莫干山建立民宿产业联盟,通过集中采购降低30%运营成本。这些举措表明,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今年国庆后,预计20%的民宿会转卖或倒闭。”雷宝宝的预测并非危言耸听。Fastdata极数数据显示,民宿行业房产中介/公司运营模式占比已从2019年的9.6%升至2025年的26.2%,个人兼职模式加速退出市场。这印证了行业专家观点:“民宿不会消失,但粗放经营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这场寒冬中,活下来的民宿主展现出共同特质:他们或是像苏荣梅那样深耕在地文化,将民宿变为非遗传承的活态博物馆。或是像蓝晴霞那样捕捉社交需求,用“宠物友好+专业旅拍”吸引年轻客群。或是像张鹏那样构建“住宿+研学+娱乐”的生态闭环,延长客人停留时间至3天以上。
  当记者问及未来规划时,邱小允的回答代表了许多从业者的心声:“寒冬恰恰是修炼内功的好时机。我们正在开发冬季冰雪项目,准备在北极村打造‘全年无淡季’的民宿样本。”这种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的韧性,或许正是中国民宿行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同样不容忽视。疫情以来,旅行社跟团游衰落,小包团模式崛起,但今年暑期,小包团也逐渐被抛弃,自由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很多游客打着咨询旅游线路的名义,从旅行社获取攻略后自行出游。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使得租车业务在暑期爆火,游客们更倾向于自主规划行程,这对依赖团队游客的民宿行业造成了冲击。
  此外,民宿行业自身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客源流失。近年来,民宿数量激增,产品同质化严重。许多民宿在装修风格、服务内容上高度雷同,缺乏独特性和创新点。同时,部分民宿经营管理不规范,卫生环境差、设施维修不及时、餐饮条件不佳等问题,让注重体验的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在社交媒体上,不乏消费者吐槽民宿 “照骗”,实际情况与宣传相差甚远。
  不过,也有部分民宿在这场 “寒冬” 中脱颖而出。一些定位精准、体验创新的民宿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例如,浙江的阿忠的家民宿,通过提供丰富的体验活动,如竹林挖笋、溪边下午茶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基本每天满客。贵州的榕宿客栈依托当地非遗资源,开发自然教育课程,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还迎来了许多外国学生。这些成功案例表明,民宿行业并非没有生机,关键在于能否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面对如此困境,民宿行业该如何破局?一方面,民宿经营者需要更新观念,跳出单纯提供住宿的传统思维,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产品。比如,结合当地民俗、美食、自然风光等元素,设计特色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独特的 “情绪价值”。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卫生管理、设施维护,及时响应客人需求,用优质服务赢得口碑。此外,还可以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如 “民宿 + 研学”“民宿 + 康养”“民宿 + 文旅” 等融合发展,拓展盈利空间。
  从长远来看,民宿行业的这一轮调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促使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民宿向精细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当行业度过调整期,重新回归理性健康发展轨道时,那些能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民宿,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民宿行业需要以此次暑期遇冷为契机,深度反思、积极变革,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真正让民宿成为旅途中温暖而独特的 “家” 。
  以上就是【民宿老板:今年暑期怎么能淡成这样】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xuepai.net

GMT+8, 2025-8-19 10:53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