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日历 老黄历
查看: 13|回复: 0

震惊!百度获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累计开放2700公里测试道路,其范围全面覆盖中心城区!!

[复制链接]

33

主题

0

回帖

1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9
发表于 2025-7-27 10: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度获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百度获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26日消息,记者独家获悉,在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今日正式发放,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成为首批获准企业。其中,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小马智行展现出积极布局的态势,它将联合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出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选定以浦东金桥和花木这一繁华且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区域作为起点,按照既定规划,逐步向广大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届时,乘客身处相关运营范围内,只需在指定平台轻轻一点,就能一键呼叫Robotaxi,轻松开启便捷的自动驾驶出行之旅。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开放后,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建设成果显著,累计开放里程突破2700公里,涵盖部分中心城区。上海自动驾驶试验超越技术验证,小马智行与锦江出租合作将Robotaxi服务嵌入传统出租车体系。截至2024年6月,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规模达48亿元,但商业化瓶颈明显,如成本高、用户接受度低。上海以“核心区先行、逐步辐射”策略,用真实需求倒逼技术迭代,锦江出租的运营经验可弥补技术公司短板,这种“政企学研用”模式正重构产业生态。上海累计开放2700公里测试道路,其范围全面覆盖中心城区,这一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实则是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革新。在传统交通管理模式中,往往以“风险规避”作为核心导向,力求将所有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取而代之的应是“风险可控下的开放”理念。上海在这一领域的积极实践,为全球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三重治理样本:
  其一,分级分类管理。上海依据道路复杂度、车流量大小等关键指标,将测试区域科学划分为“封闭场地 - 开放道路 - 高速场景”三级体系。企业若想拓展运营范围,必须逐级通过严格的安全认证。以小马智行为例,它需先在金桥低速路段完成10万公里无事故的安全测试,只有达到这一标准,才有资格进入内环高速场景开展进一步测试与运营。这种分级分类的管理方式,既保障了测试过程的安全性,又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其二,数据驱动监管。通过车路协同系统,上海能够实时采集车辆轨迹、交通信号等海量数据,并以此构建“数字孪生”监管平台。目前,浦东新区已部署超过2000个路侧单元(RSU),这些单元如同城市的“智慧眼睛”,可实现对95%以上交通场景的模拟推演。借助这一平台,监管部门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大幅降低现实测试中的风险,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三,责任共担机制。上海明确企业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求企业投保不低于500万元的运营责任险,以此强化企业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同时,政府设立10亿元规模的自动驾驶产业基金,对技术攻关失败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偿,避免“一罚了之”的简单做法抑制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这种“宽进严管 + 风险共担”的模式,既充分释放了市场活力,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又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
  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切实解决“人的出行”这一民生痛点。然而,在当前商业化进程中,技术红利与民生需求之间仍存在明显错位。一方面,Robotaxi定价普遍高于传统出租车,以上海试点区域为例,单程均价达35元,相当于地铁票价的5 - 8倍,这使得低收入群体只能望而却步,无法享受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技术故障引发的“拒载”“绕路”等问题频发,某平台2024年二季度用户投诉中,42%的投诉与系统稳定性相关,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的探索提供了破局思路:通过“公益属性 + 市场机制”双轨并行的方式加以解决。例如,要求获牌企业将10%的运力投入早晚高峰通勤、老年群体出行等公益场景,政府则给予每单2元的补贴,既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同时,推动自动驾驶数据与城市大脑共享,利用这些数据优化信号灯配时、公交线网布局,使自动驾驶从“单一出行服务”升级为“城市交通治理工具”。数据显示,浦东新区试点区域已因自动驾驶车辆的接入,使整体交通效率提升18%,事故率下降23%,技术红利正逐步向民生领域渗透。
  上海的自动驾驶试验,已引发全球广泛关注。美国加州虽开放测试道路最早,但受限于联邦制下的政策碎片化问题,至今未能形成跨州运营体系,限制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发展。德国柏林虽允许L4级车辆上路,但要求安全员全程陪同,这无疑增加了商业化成本,阻碍了技术的广泛应用。相比之下,上海凭借“单一市场主体 + 强政策统筹”的独特优势,在技术落地速度、场景复杂度、治理精细化程度上均领先全球,为全球自动驾驶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方案”。
  但挑战同样存在。随着测试范围扩大,数据安全、伦理决策、跨国法规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例如,自动驾驶车辆在跨国运营时,需同时遵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技术标准与责任认定存在冲突。上海需在自贸区框架下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国际互认测试认证”等制度创新,为全球自动驾驶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上海的自动驾驶试验,是一场关于未来的“压力测试”。它检验的不仅是技术的成熟度,更是城市治理的智慧、产业生态的韧性以及民生福祉的温度。当Robotaxi穿梭于陆家嘴的摩天大楼间,当2700公里测试道路织就一张“智能交通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个超大城市在创新与风险、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精准平衡。这场试验的终极意义,或许在于证明:真正的科技进步,从不是冰冷的机器替代人类,而是让技术成为连接人、服务人、成就人的桥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xuepai.net

GMT+8, 2025-8-19 01:08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