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日历 老黄历
查看: 13|回复: 0

山西载12人中巴失联 已发现1具遗体 其余11人仍下落不明,救援仍在进行中!

[复制链接]

31

主题

0

回帖

1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7
发表于 2025-7-28 1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载12人中巴失联 已发现1具遗体
  【山西载12人中巴失联 已发现1具遗体】7月27日凌晨5时8分,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一畔庄村附近,一辆载有12名外出务工人员的福特全顺牌中型客车在暴雨中失联。截至当日13时43分,救援人员在事发地下游发现1具遇难者遗体,其余11人仍下落不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撕开了北方强降雨的狰狞面目,更将基层防汛体系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事发当日,天镇县正经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凌晨4时10分,县气象局与水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红色预警,明确指出谷前堡镇发生山洪可能性极大。然而,这辆满载务工人员的中巴车仍选择在暴雨最猛烈的凌晨5时出发。据村民描述,车上乘客多为周边乡镇的农民,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仅22岁,他们本计划前往大同市郊的建筑工地或蔬菜大棚打工,却因这场暴雨陷入生死未卜的境地。“他说去内蒙打工,怎么就成了这样?”52岁的李建军是失联者之一,他的妻子王秀兰在村口守了整整24小时,手里攥着丈夫的照片,泪水浸透了衣襟。在谷前堡镇政府临时安置点,三间会议室挤满了像王秀兰这样的家属,他们盯着墙上不断更新的救援进度图,沉默中压抑着巨大的悲痛。这辆中巴车行驶的乡村道路,在暴雨中早已面目全非。据现场救援人员描述,路基塌陷形成深达3米的沟壑,周边河道水位暴涨2米,车辆极可能被冲入支流或掩埋在泥石流中。“河水太浑了,伸手不见五指。”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张伟回忆,“我们用长竹竿探路,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不知道下面是泥潭还是暗流。”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市、县三级政府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省委书记、省长连夜批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搜救失联人员”。大同市成立的“7·27应急抢险救援现场指挥部”迅速集结国家、省、市、县四级救援力量:2架直升机在低空盘旋扫描,8架无人机穿透雨幕传回实时画面,6艘皮划艇在湍急的河道中反复排查,700余名消防、公安、蓝天救援队队员与当地干部群众组成20公里长的搜索线,对县乡道路、河道、沟壑进行“地毯式”排查。
  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携带航磁探测设备抵达现场,试图通过电磁异常定位被泥沙掩埋的车辆。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专家根据水流速度推算,失联车辆可能被冲至下游30公里。消防部门采用“声呐探测+潜水员摸排”的方式,在浑浊的河水中艰难搜寻。截至27日16时,救援人员已发现3处疑似车辆痕迹,但因河道淤积严重,水下探测进展缓慢。
  “我们连失联车辆的具体路线都搞不清。”参与救援的交通部门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农村公路监控覆盖率不到30%,很多路段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这场救援,不仅是对生命的坚守,更是对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这场悲剧并非毫无预兆。7月24日至27日,天镇县连续发布12条地质灾害红色预警和山洪灾害红色预警。然而,这辆中巴车仍冒险出行,暴露出农村地区非营运车辆监管的严重漏洞。据调查,当地存在大量“黑中巴”,它们游离于交通监管之外,在暴雨、山洪等极端天气下仍违规运营。
  “我们提前转移了52名受威胁群众,但对这种非营运车辆的管理确实存在盲区。”天镇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坦言。更令人揪心的是,车上乘客多为低收入群体,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出行。“辣椒到了收获季,需要人员集中采摘。”谷前堡村村干部介绍,“村民通常清晨四五点坐车去大棚帮忙,打临工五六个小时能挣一两百元。”
  这场灾难再次敲响警钟: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如何守护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安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家建议,北方地区需建立“暴雨-山洪-地质灾害”联动预警机制,将非营运车辆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同时在农村公路关键节点部署水位监测设备。
  此次强降雨并非孤立事件。7月23日以来,山西、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河北阜平单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北京升级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指出,本轮暴雨是夏季风水汽输送、副热带高压边缘冷暖交汇、太行山地形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局地降水强度堪比台风登陆”。
  然而,北方防汛体系明显“水土不服”。与南方常年应对洪涝不同,北方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农村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覆盖率不足60%。天镇县虽提前转移了部分群众,但对道路、桥梁的巡查仍依赖人工,缺乏物联网传感器等智能监测手段。“我们需要建立‘气象预警-交通管制-人员转移’的联动机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指出,“日本在2019年台风‘海贝思’期间,通过精准预警和强制撤离,将灾害死亡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其经验值得借鉴。”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天镇县谷前堡镇村民自发组成30人的救援志愿队,冒着余震危险为搜救队带路。大同市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失联者家属。社交媒体上,“为山西祈福”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次,网友纷纷留言:“愿12位兄弟姐妹平安归来”“大同加油,我们与你们同在”。
  站在谷前堡镇的暴雨中,望着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树枝奔涌而下,我们突然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但正因如此,那些逆流而上的救援者、那些彻夜未眠的守望者、那些痛定思痛后的改革者,才显得如此伟大。这起事件不应只是热搜上的一个数字,而应成为推动防汛体系现代化的转折点。目前,救援仍在继续。直升机在山谷间来回盘旋,潜水员每隔2小时轮换下潜,心理干预团队开始为家属提供疏导服务。这辆失踪的中巴车,承载的不仅是12条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当暴雨冲垮道路,却冲不垮人性之光。当洪水淹没村庄,却淹没不了生命至上的信念。我们期待,一个能经受住暴雨考验的北方防汛新时代,正在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xuepai.net

GMT+8, 2025-8-19 14:49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