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日历 老黄历
查看: 11|回复: 0

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 有员工8万本金仅返9000!

[复制链接]

35

主题

0

回帖

1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6
发表于 2025-7-30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
  【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近日,深圳华侨城集团深陷舆论漩涡。这家以文旅地产闻名的央企,被曝通过强制跟投制度套牢员工资金,多名前员工反映参与项目跟投后,因地产项目停工、销售停滞,累计数亿元本金难以返还。其中,前员工王田【化名】的遭遇尤为典型:2021年投入8万元跟投资金,至2025年仅收回9000元,而此时他已因公司裁员失去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华侨城的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根据《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涉及项目公司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关键骨干员工等核心岗位。文件明确规定:强制跟投人员若未足额缴纳本金,其所在项目公司及二级单位将被扣除5-20分绩效考核得分。这种“不跟投就扣绩效”的隐性强制,让员工陷入两难。“2021年地产行情已明显下行,但公司仍要求我们参与跟投。”王田回忆,当时项目所在地块周边房价开始下跌,同事们普遍担忧风险,但“不配合可能丢工作”的压力迫使多数人选择妥协。据内部统计,2019-2024年间,华侨城累计实施跟投项目超50个,涉及员工资金规模逾20亿元,其中近半数项目因市场低迷陷入亏损。根据华侨城跟投制度,员工本金返还需满足两个条件:项目整体累计经营现金流回正,可返还最多80%本金。项目签约销售面积达90%,返还剩余本金。然而,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这些条件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王田参与的某深圳项目为例,该项目原计划2023年竣工,但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2024年便全面停工。截至2025年7月,项目销售率不足30%,且因土地抵押纠纷无法复工。“按照当前去化速度,即使市场回暖,至少需要10年才能达到90%销售率。”某地产分析师指出。
  更令员工绝望的是,华侨城在2023年修订的《跟投管理办法》中虽明确“被动离职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但实际操作中仍以“项目未清算”为由拒绝兑付。前员工李娜【化名】表示:“公司法务声称‘文件中的‘原则上’不构成强制承诺’,我们投诉无门,法院也以‘未达强迫程度’驳回诉讼。”
  华侨城的困境折射出行业寒冬下的普遍焦虑。据公司年报披露,2021-2024年间,其在职员工数量从24526人锐减至19591人,裁员规模近5000人。其中,大量被裁员工恰是跟投制度的参与者。
  “我被裁时,公司连补偿金都拖欠了三个月,更别提返还跟投本金。”前员工张磊【化名】透露,其参与跟投的某成都项目因规划变更停工,12万元本金已沉没四年,“现在每月还要还房贷,孩子学费都成问题”。
  面对舆论质疑,华侨城回应称:“跟投属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但员工们指出,公司从未充分披露项目风险,且在2021年后仍强制要求员工跟投亏损项目。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房企跟投的初衷是激励团队,但在行业下行期,强制参与、流动性锁死、兑付条款单方面修改等问题,已让制度异化为对员工权益的侵害。”
  华侨城现任董事长张振高曾提出“精益管理”战略,强调通过流程优化提升效率。然而,在员工看来,这场改革却充满矛盾:一方面,公司以“降本增效”为由大规模裁员。另一方面,却要求被裁员工继续承担投资风险。
  “管理的核心是人心。”王田感慨,2017年华侨城18周年庆典上,时任董事长任克雷曾动情发问:“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否还会选择华侨城?”台下数千员工齐声回应“愿意”。而如今,当被裁员工的“救命钱”被套牢,在职员工的积极性因寒心而消磨,这句誓言已蒙上阴影。
  华侨城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碧桂园、万科等头部房企均因跟投纠纷引发维权。专家指出,房企跟投制度的三大风险亟待规范:强制参与:将跟投与绩效考核、晋升挂钩,变相剥夺员工选择权。风险告知缺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充分披露市场风险。退出机制僵化:未设立风险准备金或第三方担保,导致员工血本无归。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住建部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项目跟投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企业:禁止强制跟投,确保员工自愿参与。建立风险共担比例上限,防止“利益共享、风险独担”。设立专项监管账户,保障本金安全。
  当王田们望着账户里寥寥无几的退款数字,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积蓄,更是对企业的信任。华侨城事件为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追求效率与利润的同时,唯有守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尊重每一位员工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实现基业长青。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央企的‘央’字,不仅是身份象征,更是一份对社会的承诺。当员工流泪时,企业的良心也在接受拷问。”这场风波终将平息,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人文关怀,仍将是中国企业需要长期作答的命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xuepai.net

GMT+8, 2025-8-19 13:27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